春回大地,农事渐起。在龙州县龙州镇塘巧村的“旱改水”项目区,百亩“椒美田园”里到处是丰收的喜人景象,一垄垄青椒苗绿意盎然,一望无际,一只只辣椒个大体长,新鲜翠绿,空气中到处弥漫着辣椒淡淡的清香,田野里到处是忙碌的群众,有的在采摘,有的在装包,有的在用三轮车、电动摩托车运送辣椒,在地头与收购点之间来回穿梭,一幅“人勤春早”的劳作画卷徐徐展开。
图为龙州镇塘巧村“旱改水”项目种植“椒园”基地
龙州县的“旱改水”项目旨在改善农田灌溉条件,提高土地生产力。但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冬季水稻收割后至春季插秧前,土地存在较长时间的闲置。为充分挖掘土地潜力,2024年项目业主将“旱改水”农闲土地流转给公司种植辣椒,有效解决了土地撂荒难题,还进一步为耕地保护、粮食生产和村集体经济增收致富的统一开辟了新路子。
曾经因季节性闲置的土地,如今摇身一变成为了辣椒的“丰收舞台”,这一创新举措不仅让土地得到了高效利用,还为当地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种植期间,农业专家全程提供技术指导,从品种选择、播种时间到田间管理,每一个环节都严格把控。农户们精心照料,克服了低温、病虫害等诸多困难。经过几个月的辛勤付出,终于迎来了辣椒的大丰收。放眼望去,一排排辣椒植株整齐排列,翠绿的枝叶间挂满了绿莹莹的辣椒,农户们穿梭其中,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
图为长势良好的辣椒
“我们公司今年在龙州镇塘巧利用‘旱改水’项目基地发展辣椒种植有300多亩,辣椒采摘期长达6个月,平均每亩产量达到4000多公斤,市场销售形势良好,主要销往湖南、贵州,预计总产值可达1500万元。这不仅为种植户带来可观的收入,也为“旱改水”项目的综合效益提升探索出了新路径。据统计,每天该基地务工的村民最多时可达百来人,一人一天可收入120元左右。”种植基地负责人介绍说。
图为工人正在“椒园”采摘辣椒
据了解,龙州县为进一步提高土地利用率,推行“水稻+N”轮作模式,激活土地效益,以创新的思路和积极的行动,实现了土地资源的高效利用,推动了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促进了农民增收致富。该县坚持农业创新发展理念,不断探索更多适宜本地的农业发展模式,为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奠定坚实基础,乡村振兴“椒响曲”正在龙州广袤的田野徐徐奏响。
编辑:陈玉婷
审核:叶永斌、李洪伟
审签:冯精敏
文件下载:
关联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