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第 56 个世界地球日来临之际,为提升公众自然资源保护意识,培育青少年科学素养,促进边境地区中小学教育均衡发展,4 月 23 日起,广西自然资源博物馆联合广西壮族自治区自然资源宣传中心、凭祥市自然资源局、广西壮族自治区自然资源调查监测院、广西机电工业学校、南宁市自然资源信息集团有限公司等多家单位,走进凭祥市卡凤小学、市第一中学、市礼茶小学,开展为期3天的“自然资源科普边境行” 进校园系列活动,以 “珍爱地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主题,为边境学子送上一场自然资源科普盛宴。
图为:珍贵地质矿物标本、古生物化石标本展示区
活动现场,在珍贵的地质矿物标本、古生物化石标本标本展示区,科普工作人员化身 “自然讲解员”,生动讲述每块标本背后的自然奥秘,并与同学们热情互动。在一问一答间,同学们的学习兴趣被充分激发,课堂所学知识也得到巩固深化。通过观察、触摸标本,踊跃提问,同学们深入了解了地质演变与生物进化历程,更深刻认识到自然资源保护的重要性。
图为:显微镜观察矿物活动区
在显微镜观察矿物活动区,同学们通过显微镜观察矿物微观结构与特征,领略矿物作为 “地球史书篇章”的独特魅力,感悟地球资源的珍贵,进一步增强守护地球资源与历史的责任感。
图为:无人机飞行演示区
无人机飞行演示区同样精彩纷呈。科普工作人员为学生进行无人机飞行演示,详细介绍无人机系统组成、飞行原理及应用领域,引得学生们目光聚焦,激发了大家对无人机科学技术及其应用的浓厚兴趣。
图为:测绘设备展示及 VR 实景漫游体验区
在测绘设备展示及 VR 实景漫游体验区,测绘及无人机设备在测绘领域的应用得以直观呈现,让学生们深刻认识到科技在测绘实践中的关键作用,点燃了他们对测绘科学及前沿技术的探索热情,切身感受到先进技术在资源规划与地球守护中的重要意义。戴上 VR 设备,同学们仿佛 “翱翔” 在校园上空,从三维视角观察建筑与周边环境。沉浸式的体验不仅激发了大家对测绘科学的浓厚兴趣,更让他们直观感受到地理信息技术在守护绿水青山方面发挥的重要作用,激励着学子们探索地球奥秘,以技术助力可持续发展。
图为:世界地球日“矿物与生活” 科普讲座现场
世界地球日 “矿物与生活” 科普讲座上,主讲人结合地球日主题,立足凭祥独特地质条件,为同学们讲述矿物与生活的紧密联系。从航天国防到衣食住行,矿物无处不在,讲座深入解读大自然馈赠的矿产资源,展现其对人类高效生活的支撑作用,引领学生探索矿物世界的奥秘。
图为:活动现场照片
此次 “科普边境行” 采用 “科普 + 实践” 的多元化形式,为青少年搭建沉浸式学习平台,既普及了自然资源保护理念,又播撒下科技创新的种子,助力学生成长为未来地球家园的守护者。活动现场气氛热烈,获得师生一致好评。
同学们纷纷表示:“这个活动让我们学到许多课本外的知识,更深刻地了解自然环境变化、生态系统演变,以及人类与自然的关系和科技发展的日新月异。我们意识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至关重要,今后一定要努力学习,长大后为保护地球贡献自己的力量!”
文件下载:
关联文件: